AET阿爾泰,致力于成為“微間距顯示極創者”。
何為“極創”?從科研角度出發,就是“極致的創新”,是“不止步于行業通行技術運用”的“極致的創新”。
2020年,AET阿爾泰與中國科學院鄭有炓院士團隊共建AET企業院士工作站,由中國科學院鄭有炓院士領銜,研究Micro LED的關鍵技術與應用,加速新一代顯示技術的布局。
AET阿爾泰聚焦前沿技術研發,以AET企業院士工作站為主引擎,下設發光材料研究室、IC研究室、封裝研究室、標準研究室,進行多個行業領先的項目研發工作,建立起從材料、驅動、封裝,到應用端的完整產業鏈支撐。
梁文驥
AET阿爾泰副總經理、AET企業院士工作站站長
近期,AET阿爾泰副總經理、AET企業院士工作站站長梁文驥在相關活動上分享了一些科研項目的最新進展,展現出AET阿爾泰雄厚的技術儲備和新產品開發實力,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氮化鎵直接發紅光項目
AET阿爾泰與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合作研發“面向下一代全彩顯示的氮化物紅光Micro-LED”,這個合作項目在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的首批29個合作申報項目中,綜合評審位居第一。
項目主要針對Micro-LED光電性能不足、材料體系不匹配、紅光LED發光效率差的行業痛點,希望通過氮化鎵直接發紅光,替代第二代半導體砷化鎵紅光材料,優化Mini/Micro-LED元器件制備及轉移工藝,實現高效紅光Mini/Micro-LED。
氮化鎵直接發紅光合作研究
AET
“目前,RGB LED的三色光,藍、綠芯片已經實現了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直接發光,紅色芯片則還是第二代半導體砷化鎵材料,這兩種材料在光效、散熱、穩定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區別。氮化鎵直接發紅光項目的成功量產,會帶來顛覆行業的成果,讓我們擁有高性能、高實用、高品質、低成本的尖端利器,暢游藍海。”
目前,AET阿爾泰研發的氮化鎵全彩顯示屏,已經順利完成了Mini-LED氮化鎵紅光芯片點亮、LED顯示屏樣品,正在積極推動規模化應用。
(二)量子點全彩Mini-LED芯片項目
量子點是一種新一代發光材料,與傳統發光材料相比,它具有高色純度和光穩定性,可以通過針對每種粒徑產生不同長度的光波長而不改變類型來產生各種顏色的材料,即實現“色轉換”。
AET阿爾泰量子點全彩Mini-LED芯片項目,聚焦高效能量子點光致發光的技術路線,旨在發揮新材料的優勢,進一步降低發光材料成本,提高光學規格,加速Mini/Micro-LED商用、民用進程。
“氮化鎵紅光芯片,屬于一次發光材料,量子點技術則應用在二次發光,它可以實現高良率、低成本的色轉換。基于氮化鎵直接發紅光和量子點技術,我們可以只使用一種顏色的LED芯片和材料,實現全彩LED屏。”
AET阿爾泰的QCOB產品,即綜合了量子點技術,實現光轉換效果佳,色彩效果更明亮,出光效果更柔和,其顯示效果、防串光設計、平整度及性價比均優于同系產品COB。
(三)3D納米柱芯片項目
AET阿爾泰與法國知名的半導體研究所合作研發2D及3D Micro LED芯片,該機構是全球第一家在12英寸硅襯底上開發出Micro-LED的研究所,曾獲得法國工業項目公司基金的以及英特爾資本的戰略投資,具有世界級制造能力,也是全球唯一采用納米晶體技術開發Micro-LED顯示的機構。
項目瞄準下一代顯示技術,聚焦在硅襯底的氮化鎵3D納米柱技術路線,變革驅動方式,成為真正的合成AM驅動。
在AM驅動方式下,發揮新材料的優勢,進一步增大像素密度到0.2X以下(120ppi以上),為小顯示器做技術儲備。可以實現點對點的精準控制,且亮度均勻,顯示更柔和,觀看更舒適,優化顯示效果。
(四)基于范德華外延—剝離轉印的半導體器件制作新方法
AET阿爾泰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院校共同開展的“新一代發光器件的應用研究”——《基于范德華外延—剝離轉印的半導體器件制作新方法》,已通過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立項評審,正式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成為全國三十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之一,且是一項屬于顯示材料領域的研發專項。
項目突破現有襯底對寬禁帶和超寬禁帶半導體器件性能的限制,實現不依賴外延關系的襯底選擇,革新藍綠光Micro-LED、大功率射頻器件和日盲紫外探測器等半導體器件制作技術,為新一代電子信息系統的發展奠定科學基礎。
AET阿爾泰再向Mini/Micro LED材料科研出發,助力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開展,推進Mini/Micro LED顯示發光材料的量產化發展。
(五)面向下一代LED直顯的標準化控制架構
微間距顯示時代,企業未來的發展思路向產業鏈的兩端探索,一方面向產業鏈前端的材料和技術研發,要進一步突破技術和工藝難點,另一方面向下游,也要市場解決行業標準的問題,對此,AET阿爾泰一直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并將二者的同步解決貫徹始終。
AET阿爾泰聚焦行業痛點,推動LED顯示產業標準化、規范化。作為行業內首推Mini/Micro LED標準化架構并實現標準化架構產品量產的品牌,AET阿爾泰將科研技術、市場實踐轉換為標準成果,推動Mini/Micro LED技術和產品發展,引領行業變革。
AET阿爾泰第三代標準化控制架構已成熟應用于旗下產品,打造出美觀性、易用性、操作性、安全性、協同性于一體的標準化產品,助力LED顯示走向民用市場,為用戶帶來視效新體驗。具有行業開創意義的“新一代Mini/Micro LED標準化控制架構”4.0旗艦新品即將亮相。
(六)先進封裝研究
Mini/Micro LED時代,對封裝器件的要求越來越微縮化。先進封裝技術在有效提升芯片功能、提升顯示效果及用眼健康上占據優勢。例如,采用先進的多層板上納米覆膜技術,能夠把在封裝中的間距尺寸降到P1.0以下。因此,采用先進封裝技術,芯片中的特征尺寸差別能夠縮小很多,相互間連接的電阻、連線長度的功耗也會隨之下降,可以達到聯合優化的效果,從而有效提升芯片性能。
BOB
多層板上覆膜封裝技術
避免相鄰燈板間的串光干擾
發光均勻,面光源廣視角
有效消除摩爾紋
超高透明度與硬度
AET阿爾泰擁有專利封裝技術:AOB板上混合封裝技術、BOB多層板上覆膜封裝技術。采用高強度復合材料以及特殊的封裝工藝,對常規小微間距產品做了全面的防護處理,不僅解決LED顯示屏極易撞燈、極易積灰的問題,同時對用戶的視覺健康做了有效保護,在面光源、廣色域、超大可視角度、高平整度、超薄封裝、完美拼接、高效節能等方面優勢明顯。
AET阿爾泰QCOB產品,采用自研BOB微間距面板工藝(專利)綜合量子點技術,出光轉換效果佳,色彩效果更明亮,出光效果更柔和,其顯示效果、防串光設計、平整度及性價比均優于同系產品COB。
AET阿爾泰致力于憑借自身技術專長和供應鏈資源,通過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研發工作,同時幫助國內外學術研究機構、高校培養下一代具有國際水平的先進人才,根據行業發展趨勢不斷拓展前瞻性領域的技術能力,為在行業內扎根生長布局謀篇。
以創新驅動發展,AET阿爾泰將繼續預見、開辟“新藍海”。
東莞市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四路光大We谷E區1號樓9-10層
(聯系就說在DAV音視工程網上看到的)
sales@aetled.com ;marketing@aetled.com
東莞阿爾泰顯示技術有限公司(阿爾泰AET)成立于2016年,隸屬于廣東光大企業集團,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LED微顯示及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博士工作站,集Mini/MicroLED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于一體,將半導體材料、核心芯片、光源、高密度載板、驅動IC和圖像處理相結合,并搭建以前沿核心技術、優質高效供應鏈和先進制造工藝為支撐的超高清LED顯示生態圈,以創新引領未來視界。